经贸会客厅 | 大型企业合并拆分,都有哪些市场逻辑可循?

幼时梦话,  · 2023/03/01

主持人张凡:一段时间以来,国企合并,国际同业巨头之间的合并、拆分,都引起了各方的注意。

    主持人张凡:一段时间以来,国企合并,国际同业巨头之间的合并、拆分,都引起了各方的注意。毫无疑问,这是企业应对变化的市场所作出的决定。那这些企业之间的合并、拆分中,又遵循哪些逻辑呢?本报记者就此话题邀请了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高级官员梁国勇,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姚为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副主任周晋竹,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蔡振伟等专家学者来参与讨论此事。


经贸会客厅 | 大型企业合并拆分,都有哪些市场逻辑可循?


    今后,本报还将不定期地就一些热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和记者朋友们参加“经贸会客厅”的活动。梁国勇:国企合并、国际巨头之间的并购都有应对市场变化、竞争格局变化的原因,但前者是行政因素主导,后者是市场因素主导。


    国企巨头的合并,适应现在的国际竞争新格局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至于国际巨头并购、拆分的具体案例,我觉得还要看具体行业的全球市场情况。像最近一直发酵的德意志银行重组、裁员的事件 ,是因为其经营不善,导致巨额亏损,不得已而为之。


    蔡振伟:对于一些国际巨头而言,合并是主流。他们的合并,关键是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例如,高通对恩智浦的收购是为了拓展和巩固其产业链优势,迪士尼公司对福克斯的收购是为了完善自身在内容、渠道上的不足。


    当然,也有跨国公司的合并、拆分、剥离同时进行,例如,陶氏与杜邦合并以后,将业务合并同类型,又根据其业务板块拆分成了三家公司,但是这三家公司背后的资本仍然是统一的。


    不可忽视的是,拆分后独立上市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更符合投资方的需求。还有些跨国公司拆分的是业务,这一方面是为了逃避监管和反垄断调查,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垂直板块的竞争力、提高主营业务的集中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进入行业的门槛。


    以前央企进行拆分,背景是当时国企的治理机制不完善,希望通过拆分减少央企在国内的垄断,通过竞争机制提升国企的发展能力。最近几年的“强强联合”浪潮,背景是国企改革走向“管资本”为主的阶段,央企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已经得到了完善。


    对于国企改革,一方面是在充分竞争性行业采取的策略是部分退出和“混改”,另一方面,对其他国企要整合资源,提升与国际巨头的竞争力,尤其是减少在国际上的内耗和竞争。


    在此背景下,既然“强强联合”的企业要走出去参与更加激烈的竞争,那么国内垄断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了。例如南北车合并是为了加强高铁走出去的力度,南北船合并则是为了应对来自韩国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的挑战。


    我认为,未来的巨无霸央企在合并完成之后,也可能会走上将板块分拆上市的道路。姚为群:对于国企的合并、整合,一方面有行政命令的因素,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而国际巨头的合并、拆分,与类似特斯拉这样的外资企业选择落户中国一样,是其对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调整。当然,还有一种因素是,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正风气云涌,相关行业的巨头也需要提前布局,无论是拆分还是合并,都有抢占市场制高点的战略考量。


    周晋竹:当前全球市场最主要的变化还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无论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还是日韩之间的贸易战,都为全球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负面的预期。那么,有些企业之间进行并购或者合并,除了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增强自己对整个产业的掌握能力之外,更多的考量还是加强自己的资产实力,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比如德意志银行进行业务的剥离,退守最传统的吸储业务,同样是出于剥离风险、提高利润率、增强抵御全球市场变化风险的考量。企业选择合并还是拆分,因不同企业自身业务性质不同,其战略选择也不同。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参与讨论哦...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 0/1000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

下一篇

近一段时间以来,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关心的话题。作为循环经济组成部分,循环经济不仅关系到每个企业、每个家庭,而且与每个个体都息息相关。

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