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融科技 难有普惠金融

落日桥头细感风  · 2023/01/02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正在以迅猛发展态势重塑金融行业生态。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正在以迅猛发展态势重塑金融行业生态。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金融科技将成为推动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利器。


没有金融科技 难有普惠金融


    “市场化、开放和科技三种力量正在牵引中国金融快速变革。其中,科技力量对中国金融的推动作用比任何国家都明显。”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日前在在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科技力量能够有效解决金融普惠性问题,例如,支付的改进突破了传统金融的约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金融效率,改善了抗风险结构。


    与会人士解释说,金融科技应用促进了普惠金融、小微金融和智能金融等的发展。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仅解决了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场景服务不足和风控难等问题,同时探索中小微企业个性化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近段时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今年三季度末,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万亿元,比年初综合融资成本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


    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服务覆盖率都超过95%。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表示,没有金融科技就难有普惠金融,普惠金融需要借助科技的手段来解决一些不见面等难题。苏宁银行进行消费贷款时,从筛选客户到审查客户,乃至贷后预警等全流程都用到了金融科技的手段,利用金融科技实现了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科技与现代金融的融合,必然带来金融生态的变化。”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表示,据了解,2018年开始,各家银行积极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目前,已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数量已达到10家,其中3家为大型商业银行,6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1家为城商行。


    从公开数据来看,国有大型银行中,建设银行科技支出占营收收入比例最高,以“零售银行”著称的招商银行则是金融科技投入最多的股份制银行,2018年科技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接近2.8%,也是我国银行业科技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最高的银行之一。


    谷澍表示,未来的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竞争力将集中体现为科技实力。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具有客户、品牌、数据、算力、渠道等方面的先天优势,银行关键是要把这些优势聚合起来,转化为产品、场景与服务。


    金融科技成为金融机构转型发展重要推动力的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挑战。金融科技至少跨越了技术和金融两个部门,而且金融科技中的金融业务可能跨越了多个金融子部门。


    业内专家称,金融科技的跨界化是行业层面甚至是体系层面的跨界,比金融领域的综合化经营更加复杂。随着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金融市场与金融产品的跨界化会导致监管边界的模糊与重叠,从而产生监管真空与监管漏洞,给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深远影响。


    对此,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原来传统监管的模式、方法、手段亟待升级,须探索数字化监管。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成员纪敏表示,监管科技也是金融科技的重要部分之一,金融机构包括科技企业,由于追求利润、追求回报,有足够的动力来研究和应用金融科技。


    但从监管来看,驱动监管科技发展的动力不足,正因如此,监管面对创新行为历来都是滞后的。因此,提升监管的科技手段是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为了避免一刀切,应更多地做一些监管可控范围内的试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参与讨论哦...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 0/1000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

自媒体个人观点发表达人。

下一篇

河北钢铁集团收购了一家塞尔维亚钢铁厂,不仅使该钢铁厂扭亏为盈,而且现在还向外出口产品;斐济与中国在菌草领域展开合作,为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修复文物方面展开合作,保护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艺术;中国企业帮助哈萨克斯坦首都警察局开发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助力该国相关的管理水平、治理体系得到提升……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俊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2019中国(西安)“一带一路”技术转移发展大会上通过举例告诉与会者,“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技术合作不仅集中在高精尖领域,还渗透到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工业、软件信息等领域。

2023/03/05